查看原文
其他

在他眼里,祖国利益高于一切。

2016-07-13 校团学新媒体中心 西大团学小微

  黄智政,男,外交部驻外使馆翻译。1976年由外交部派遣到泰国,担任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礼宾和翻译。1980年回国后被派往外交学会,专门接待各国下台的名人、政要、名流。1986年再次出国,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工作。



黄智政


黄智政:祖国利益高于一切

  黄智政个子不高,是典型的广西人身材,晃眼看去没有什么出众之处,然而跟他交谈之后,你很快被他漂亮地道的英语折服,再仔细打量他的穿着:黑呢大衣、小圆帽、格子围巾。言谈举止中透露出来的优雅让你肯定,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老人。


  他的确不是一个普通的老人,1964年从广西大学毕业之后,他作为礼宾、翻译职务的外交人员常年辗转于中国驻外大使馆、领事馆,工作相当出色。退休以前,他有近一半的时间(15年)待在国外,从泰国、美国到加拿大,其中在北美就呆了10年,说得一口地道的英语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“我是从语音到语法,一个个攻破的。”为了练好语音,他每天都等到同学们熟睡之后,跑到洗澡房放声朗读,这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。当时他们上课没有书,都是一些由老师手刻印刷的单页教材,学习条件挺艰苦,“不过,我们的老师水平都挺高的。”特别是一个叫陈永祯的老师让黄老记忆深刻,这位老师是从中山大学来的,在当时同学们的英语水平都普遍较低的情况下,为了提高大家学习英语的兴趣他编了很多简单有趣、朗朗上口的短句,让同学们反复练习。“red tie, red tie, we aim right.”,对于自己曾经念过无数遍的句子,黄老师很自然地脱口而出,“当时老师就是用这样的句子鼓励大家学习英语的”。


  正是在西大勤奋刻苦练就的过硬的专业本领,使得黄智政顺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,1964年毕业后,他先到北京国家旅游局工作,由于表现优秀,76年由外交部派遣到泰国,担任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的礼宾和翻译。80年回国后,他被派往外交学会,担当专门接待各国下台的名人、政要、名流的重任。86年他首次踏上了北美的土地,来到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工作职责,95年又被派往加拿大多伦多总领事馆。


  在国外,黄智政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和故乡,他时时都想着能为祖国和家乡多做些事情,他经常跟外国朋友谈中国,向外国朋友介绍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的的情况,尽量为祖国营造更好的国家形象。作为广西人,他也常常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情况,有一次,听说广西的糖卖不出去,他很热心的跟美国的朋友推荐:“广西的糖很好!”


  “人生本苦短,潇洒益延年”,退休在家的黄老过得非常潇洒和惬意,他保持了每天读报看书的习惯,早上六点,他都会准时打开床头的两部收音机,收听一两个小时美国之音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节目。他还经常阅读《纽约时报》、 《华盛顿邮报》 、 《洛杉矶时报》,他笑称这是自己多年形成的职业病。除了练习自己喜爱的书法,逗逗小孙女,黄老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,就是喜欢骑自行车,平时只要不是去很远的地方,他都要骑上自行车,潇洒而去,既避免了步行的劳苦,又锻炼了身体。


  对于母校的师弟师妹们,黄老以自己的经历和体会,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和建议,他说,年轻人首先要忠于自己的祖国,勤奋工作。只有真正的爱国,才能做到胸怀宽广,遇到困难时,不至于陷入个人的小天地,只关注个人的利益。作为在校学习的大学生,要踏踏实实地打好专业基础,特别是要学好外语,精通各种语言工具,这并非崇洋媚外,而是应该把它当作一种工具。黄老吃过普通话的亏,因此他特别强调广西人要下功夫把普通话练好:“语言不嫌多,应该多掌握几种语言。”此外,他表示年轻人要加强个人的注视着,多培养一些兴趣和爱好,成为一个多才多艺、一专多才的人。


团子君有话说:  现在我们在强调专业技能的同时,可以多掌握一些外语,可以将其作为提高自我的工具,对个人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。  并且,我们更应该拥有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的精神,尤其是利用暑假这个修整的时光,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提高自己吧!~
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文案:整理于《桃李风华》

见习责编:梁舒婷

审核:李青燃

精彩回顾

最好的我们 | 本学期最热微信top10!

快西大,慢西大

如果云知道

校友特辑 | 他离开耶鲁建筑系,只为了心爱的音乐

哥们儿,咱都把自己的垃圾带走好吗?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